在秦岭腹地、生态资源富集的商洛,一座连接传统农耕与现代科技的数字化平台——“商洛农牧网”正蓬勃生长。依托商洛“中国气候康养之都”的生态禀赋和“果烟菌药畜菜”六大特色产业基础,商洛农牧网以“科技+生态+服务”为核心,致力于成为西北地区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,助力农民增收、产业升级和城乡融合发展。
一、科技赋能:从“靠天吃饭”到“智慧农业”
商洛农牧网深度融合5G、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,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链条的数字化服务体系。
-
智慧种养管理:借鉴陕西移动“5G+智慧养殖”模式,平台为农户提供生猪健康档案管理、精准饲喂、环境监测等功能,实现养殖效率提升30%以上28。
-
绿色防控技术:推广商洛市洛南县的“蚜茧蜂防治蚜虫”技术,通过生物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80%,每亩节约成本200元,同步提升作物品质4。
-
气象赋能生产:与商洛气象部门合作,为葡萄、木耳等特色作物提供精准气象服务,如花期预报、灾害预警等,帮助农户规避风险,提升产量9。
平台还引入“生物质烤房”“电烤房”等低碳技术,推动烘烤环节节能降耗,减少碳排放15%以上,助力农业绿色转型4。
二、生态价值变现:从“卖山货”到“卖气候”
商洛农牧网深挖生态资源价值,推动农产品溢价与文旅康养产业融合。
-
气候品质认证:联合气象部门对柞水木耳、商洛核桃等开展“气候好产品”认证,产品溢价率提升20%9。
-
农旅融合场景:整合木王国家森林公园、终南山寨等旅游资源,推出“避暑康养+生态采摘”线路,2023年带动旅游综合收入超300亿元910。
-
碳汇交易创新:搭建林业碳汇交易平台,完成首笔10万吨二氧化碳减排量交易,为农户开辟生态增收新路径9。
通过“生态+品牌+文旅”模式,商洛农牧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“金山银山”,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三、产销对接:从“滞销困局”到“云端通途”
平台打通农产品流通“最先一公里”,构建线上线下双轮驱动的销售网络。
-
线上直供网络:对接“832平台”“一亩田”等电商渠道,开展直播带货、线上专区展销,2023年助销农产品超5000万元35。
-
线下展销联动:组织企业参与糖酒会、农博会,如商洛农特产品进首都展销活动,单场签约额超60万元37。
-
金融支持创新:联合广发信用卡推出“积分抵扣”消费帮扶活动,通过“以购代捐”模式扩大农产品销路,累计销售额超4399万元5。
平台还推出“蜀创优品”计划,精选200余款商洛特色产品,通过“西商农业合作”机制直供西安“菜篮子”工程,年销售额破亿元710。
四、政策护航:从“单打独斗”到“全域协同”
商洛农牧网整合政策资源,为农户和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-
税收优惠落地:对接洛南县税务局“税务管家”服务,帮助合作社享受免征增值税、企业所得税等政策,2023年累计减免税费超6万元6。
-
返乡创业扶持:响应“千万工程”号召,提供技术培训、土地流转支持,孵化返乡创业项目超50个,带动就业1200人10。
-
区域合作深化:与西安市共建“飞地”生产基地,推动商洛农产品纳入西安都市圈供应链,打造跨市域农业产业集群7。
通过“政策+平台+服务”三位一体,商洛农牧网成为乡村振兴的“强纽带”。
五、未来愿景:城乡共融,绘就生态农业新画卷
商洛农牧网以“城乡一盘棋”为理念,推动资源要素双向流动:
-
智慧乡村建设:推广“云医院”远程诊疗、数字政务“一网通办”,提升乡村治理效能28。
-
产业链延伸:开发核桃油、琥珀核桃仁等深加工产品,推动商洛核桃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亿元10。
-
新农人培育:联合高校开展数字化技能培训,培养兼具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10。
-
结语
商洛农牧网,不仅是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实践平台,更是生态价值与城乡共富的推动者。未来,平台将继续以科技为犁、生态为基,深耕秦岭沃土,让每一份农产闪耀气候禀赋,让每一寸土地焕发产业生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