丹东父女看病被拦后袭警?后续进展如何?当地“一把手”说话了

未上映电影备案 https://www.touzitop.com/record

6月23日,“警方通报父女黄码看病闯卡被拦后袭警”的消息冲上热搜,备受网友关注。

一、事情的大致经过是这样的

6月21日,辽宁丹东一女子驾车带父亲外出看病,因健康码显示为黄码被拦,女子称社区给开了证明,当天也做了核酸,但民警表示黄码不能离开。交涉过程中女子倒地(倒地原因未明),其父亲(70岁)爱女心切上前击打民警,事后女子被行拘10日,其父因涉嫌袭警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。

按照以往的惯例,发生了袭警事件,当事人被采取强制措施,理所应当。但是事件发生后,公安部门通报的两个细节引发了网友的热议。质疑声主要集中为两点:

01.打人者为70岁的老人。

70岁的老人有威胁性和攻击性吗?有网友说:大家试想一下,一个70岁的老爷爷还患着病,能造成袭警?是警方太脆弱,一碰就倒,还是老人过于强悍?

02.其父亲驾车外出原因是看病。

事件发生地丹东,自4月以来已经经历了多波疫情,此前,有居民称,“丹东市多个小区已经静态管理了五十多天”。这段时间里,总会遇到市民生病,小区内黄码人员一旦生病该怎么办?在社区出具证明的前提下,是否仍然不得外出就医呢?

正是在这些争议下,丹东父女黄码看病被拦后袭警事件上了热搜。

【根据刑法规定】推搡、扯拽、抓挠警察,对警察拳打脚踢、抢夺、摔打执法记录仪,即使没有造成警察受伤,也会构成袭警罪,会被判刑。

即使推一下警察,警察也可能摔倒,构成暴力袭警,会被判刑。

但是,即使在刑法这么明确的规定下,网友仍然对警察的行为表示质疑,认为女子“带父就医被拦”,引发民警的做法是否过于生硬、有失人情的质疑。不少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,更是将事件推向了高潮。

我们反思:事情处理是不是可以更加人性化一点

我们知道防疫规定的初衷肯定是好的,目的是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。

如果执法者正在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,是不是可以热心地告诉这位老人,该如何解决黄码问题?民警一家亲,这样事情就不会成为这样的结果。

我们反思:事情的处理能否更加灵活一点

父女二人袭击执法警察,固然有错,但事出有因、情有可原。

首先,父女二人外出看病已经在社区开具证明,而且有48小时内的核酸检测证明,可以说已经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。但也许是疏忽,父亲没有开证明。这引起了女子与其父两人共同出行是否合规、其所前往的是不是指定医院、就医事项究竟有没有到必须闯卡那么“急”等疑问。

但是,抛开这些疑问不谈,当事民警的行为也是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执行,执法过于死板,规矩是死的,人是活的...要学会特殊情况,特殊处理。

最后,录音里的“录好了?”“录好了!”听起来好讽刺,有点碰瓷的感觉。

我们不妨来看看在“看病被拦后袭警”事件发生前,丹东经历了什么。

二、事件发生的背景

据健康时报报道,4月24日,丹东市新增3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,截至5月16日清零;5月24日,丹东市又报告11例感染者。6月2日,丹东东港再次报告7例感染者。在这期间,丹东市多个小区已经静态管理了五十天,高铁飞机已停运三个月。

正因为在长期的封控下,给老百姓生活带来的困顿,给他们心理带来的压力。刚刚过去的上海疫情,护士周燕妮之死的悲剧发生后,上海规定凭社区发放的通行证就医,交警或其他任何人都无权阻拦。这种做法就赢得了百姓的认可。

而丹东振兴区在省级的“辽事通健康码”之外,又单独推出了区级健康码“振兴码”,给百姓增加了层层不便。此次事件也仅仅是一个缩影。

三、事件发生之后

6月21日,丹东市召开市委常委会(扩大)会议暨市疫情防控指挥部会议。市委书记裴伟东主持会议并讲话,市长郝建军作工作部署。

导向一:高度关注民生,要反思、要找问题

会议强调,要高度关注民生,正确引导舆情。按照党中央、国务院和省委、省政府要求,切实做好群众生活物资保障、就医保障和心理关爱三件大事,及时查找问题、反思工作,以让群众有获得感的防控成效,汇聚合力、同心抗疫。

导向二:要满足群众就医需要,要打通绿色通道

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保供和就医需要。加强物资保供,落实好对封控区每周2次免费生活物资包举措,把好事办好;完善群众就医保障机制,对有赴外市就医需求的,要打通绿色通道,在确保疫情不外溢前提下,实现应出尽出。

导向三:及时发布权威信息,弘扬主旋律。

强化拟出台措施的风险评估,措施实施前要做好宣传引导,讲清道理、讲明缘由;发挥权威渠道作用,用好各种平台,坚持新闻发布会制度,突出问题导向、目标导向,坚持正面发声,及时发布权威信息,弘扬主旋律、放大正能量。

目前,涉事老人已经被拘留,涉事女子称自己会服从大局,也会进行申诉。

丹东公安振兴分局工作人员则回应称,申请复议按照正常流程进行即可。

因此,我们也相信这一事件,最终会得到合理的解决。

“丹东袭警案”的发生,同样值得我们深思。

我们不能绝对地说谁对谁错。

毕竟,警察在按照规定执法,

父女俩有就医的需求,

正是这样的对立矛盾,导致双方发生了争执。

争执过程中,女子被推倒,

这位父亲急于保护被推倒的女儿,

做出过激行为,上去要打执行员,

执法者喊着“录上了吗”几个字真是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他当时的心情。

如果说,在过激行为之前,警察的执法还没有很坚决要用“法律手段”

但是动手之后,警察就可以以视频为证,拘留这位父亲。

而且为了更加逼真,还采用了倒地的手法。

这就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质疑。

有人说“一碰就摔,跳水不只是在球场上。”

如果说,这位警察真的能设身处地为这对父女考虑,真的牢记为民服务的宗旨,那么事情发发展就完全不是这一版本。

说不定警察热心地帮助七旬老人解决黄码问题,七旬老人及时就医,对警察表示感谢,并且送上锦旗。

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解读,有什么不对的地方,欢迎大家留言交流。

上一篇:

下一篇: